李小姐50多歲,單身獨居,這幾年父母陸續離世,她擔心有一天自己發生意外沒人照顧、又沒有可以交代的對象,該如何處理?
吳先生60多歲,配偶過世,獨子已成家,這兩年看到幾位同齡老友陸續離世,也思索老年生活安排,他不想造成兒子負擔,該如何處理?
王小姐的媽媽70多歲,二年前王小姐的爸爸過世,家中只剩媽媽獨居。王小姐看到老年人被詐騙案例很多,擔心媽媽容易輕信他人,如果被歹徒的話術騙了,辛苦一輩子的老本都沒了!
根據內政部統計,111年12月底我國平均每戶人口數僅剩下2.56人,創下了自1991年(平均每戶3.94人)以來的歷史新低點;另外截至111年第2季,獨居老人(65歲以上)宅數占設有戶籍宅數比例達9.3%,其中僅一名老人獨居者高達76%,顯示老人獨居狀況很高,而且這種情形只會愈來愈多。
若能讓高齡的「獨身世代」透過信託規劃,自身晚年生活可以更舒適安心,也可以減少許多社會問題。什麼是信託?信託是一種受法律保障的財產管理制度,當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給受託人後,受託人須遵守信託契約內容,並基於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,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。安養信託架構如下:
金管會近年大力推展安養信託,也是有鑑於台灣高齡少子化問題愈來愈嚴重,鼓勵信託業者承作安養信託業務,並對成效佳的業者予以獎勵。
以上述單身李小姐為例,李小姐就是委託人,成立安養信託目的就是照顧自己,受益人也是李小姐。她可以安排親人或好友擔任信託監察人,也可以不用。安養信託除了可以照顧自己外,還可以搭配意定監護與信託進行綜合規劃,彌補一般人在立遺囑時的不足,讓信託發揮更大的效益。例如往生後捐出財產給某單位或是做公益,都可以確認有人能代為執行。
信託的好處很多,最重要的是信託能延續委託人的意志,例如:1.若委託人失智、喪失行為能力,仍可以依照信託契約將財產用於自身照護上;2.財產交付信託,他人不能任意挪用,可以保障財產的安全;3.可以依照需求規劃,如:生活費、醫療及安養機構、後事安排等。
高齡的獨身時代已來臨,如果您也有同樣的問題,對信託的需求想進一步了解,歡迎洽詢本事務所。
資料來源 : 2023/06/07
免責聲明
本文所提供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係基於現行法規所提供。現行法規未來可能改變,且主管機關之個案解釋亦可能不同,甚或回溯生效。未來如有法規改變、發佈新的解釋函令、或有不同之個案解釋,作者並無義務通知上述改變,以及對本案所提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之影響。 本文僅供參考。未事先經作者書面同意, 任何人不得以本文所載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資訊作為商業或其他決定之依據。 任何第三人不得以曾閱覽本文為由,向作者主張任何權利(不論係以契約、損害賠償或其他法律關係為基礎)。